如果要討論中華民族生命禮儀,就必須於華人對於 "面對死亡的思想概念" "其後的處理所衍生的禮儀及背後意義" 兩方面做探討。

 

"生死有命,富貴在天"這句話的影響下,當事人是不畏懼死亡的;在龐雜的禮教下,多不可數的文學作品中都畏懼著死亡,不過再這一刻終於來臨之時,中國人也不再害怕它,但求壽終正寢而已。反而是喪事的第二主角,也就是親朋好友們會不敢面對死亡,理由何在?一是畏鬼,害怕死者無法安心上路而成為厲鬼,故在後篇中也有許許多習俗的原因是忌諱這個;二是因為無法再見到死者,徒留思念,而為了不使死者與未亡的友朋們心有遺憾,遂有了中國禮教的中心概念,也就是慎終追遠。

 

慎終是仔細的處理死者在彌留的時候,在死亡的時候,在死亡之後的時候的所有事情,所以會衍生出許多儀式,這些儀式有的是為了能使屍體整潔,有的是為了使屍體的保留期限延長,不過最大的原因仍是為了緬懷死者育畏懼報復。追遠則是在下葬之後,在一些節日或特定時間舉行祭祀,除了緬懷死者與畏懼報復外,也有藉著祭祀來召集親屬,而可以加強家族的力量的附帶效果。在台灣,清明節因為掃墓而成為國定假日,這就是追遠的價值觀已經深深嵌入中華民族精神的具體表徵。

另外影響中國思潮至深的還有儒學 ,而在亂世中產生的儒學特別著重而尊王攘夷,所以除了慎終追遠,中國的尊卑思想是十分明顯的。像是論語中的君君,臣臣,父父,子子的概念就很深刻的影響了古代葬儀。例如君王死亡時的送 葬天數,出殯時車隊人物,葬車材質與大小都與諸侯或大夫相去甚遠,這是因為要藉由日常的禮儀來不斷強化階級的概念,而不至於有下犯上,臣篡君位的情況。而 儒家有許多經典-尤其是儀禮-更是明定了喪葬儀式的的形式與內容,這實是為了對政治的鞏固。

佛教的傳入也改變了中國人對於死亡的思想,像是輪迴與陰德的觀念,只要行多好事,來世投胎就會比現在的生活更好。所以在生前要做很多好事,死後即能往西方極樂世界,這也使社會有了更正向的力量。

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國禮儀中,曾祖輩份─也就是孫子,兒子,父親,祖父之上的輩分─死亡時我們不著喪服,沒有悲傷,反而是喜氣洋洋的。因為能有四代的子孫.其年事必然很高,所以死時不需悲傷,而要以祝福的心情來看待他人生的休息,只是有捨不得,這就是中國人對正視死亡的態度。

中國人雖然畏懼死亡,但也正視著它,。只是當死亡來臨時,生者的心理難免要有一段否認及抗拒,而不願接受死亡這個既定事實。這時候就需要一些儀式來將"失去的"實際化了,藉由儀式讓喪親者能表達真正的情感,並感受親友的支持,以重建的身心,這些儀式是特具人性的。而 且死亡不是隨便就遇的到的,所以在面對它時壓力就會更大。尤其是哀傷的的力量,在中國的文化裡,喪親或是喪友之痛是很大的。子夏就為了他的兒子哭瞎了眼睛,鍾子期因為知音死亡就終身不復彈琴了。為了要能紓緩這種哀傷之情,儀式就逐漸變的有很多細節,守喪的日子也變的比較長。所以所以原先是源自於人性,面 對死亡時的概念就是遵循人性,在古代,這些儀式建築在"追悼與緬懷死者","害怕死者的魂魄不散而對親友有不良影響",在加入"維持封建制度","穩定社會階級秩序"的政治手段,而逐漸形成"慎終追遠"的觀念,進而產生更多樣化儀式。


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feanddea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