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作百日

由來

    當人逝世滿一百天時,習慣要再祭祀一番,或延請道士、和尚念經,舉行盛大的供養法會,或僅是家人自行祭祀,稱為「作百日」。

供品

    牲禮、五味碗、水果、酒

金銀紙

    銀紙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祀天祭地---現代祭拜禮俗 李秀娥 )

2. 作對年

由來

    當死者逝世滿一週年時,死者已出嫁的女兒皆要返回來供奉牲禮祭拜,也有延請道士、和尚誦經作法事的,稱為「對年」。此日結束後,才算脫去孝服。

供品

    牲禮、五味碗、水果、酒

金銀紙

    銀紙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祀天祭地---現代祭拜禮俗 李秀娥 )

3.合爐

由來

    當死者的喪期屆滿時,將供奉死者的新牌位火化,或將其香爐灰一部分放進供奉祖先牌位的香爐內,並將死者的姓名列入祖先牌位內,稱為「合爐」。一般泉州人在合爐時,會視「作對年」是前半年或後半年,會避開過年期間而選在六月或十月,若「作對年」是十月或十一月時,才會選在十二月合爐。至於漳州人多在「作三年」和「除靈」時同時進行合爐的儀式。合爐後,一切便恢復正常作息。

時間

    上午

設置地點

    祖先牌位前

供品

    牲禮、水果

金銀紙

    刈金、銀紙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祀天祭地---現代祭拜禮俗 李秀娥 )

 

 

 

 

作法事,亦稱做公德、作功果、做道場、做齋,古稱營齋;客家則所做不及一日者別謂之救苦;又若請佛教出家二眾帶做,則亦稱為佛事。

    依佛家說法:一般凡夫故世,除大善大惡者理可升天界或下地獄外,並未立即轉生,其亡靈與鬼魂迥異,稱為中陰身或中有身,等待機緣成熟始轉生,通常須七七四十九日。在此期間內,為做佛事,效用甚大。若以亡者生前最心愛之財物供施佛教,或救濟貧病,並稱說此係為亡者超生而做之功德,可使亡者投生更好去處云。

    民間通俗信仰,亦謂做法事,即可超度亡靈,使免墜地獄受諸苦刑。

    出殯之做法事,有係出殯前一日開始做,翌日出殯之前結束,亦有至返主以後始結束者;亦有出殯之前起鼓,返主以後開始做;亦有出殯之翌日做者。或謂客家做法事多在出殯以前,閩南習俗則出殯前後俱有。

    每做法事,因喪家花費之多寡,,舉行之日數乃至時數,及到場之僧、道人數各有不同,從而節目內容亦有多少之別。(但誦經、拜懺及引魂過橋為最基本項目,率皆有之。)因此,各地做法事之花費,多極為懸殊。

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(台灣地區現行喪葬禮俗研究報告)

 

  

 

 

    守孝,即服喪之意,在台灣稱為帶孝。守孝實為喪禮中極為重要的一環,在整個喪禮過程,現代人對於虛表往往不惜舉債以赴,其不為人注意的帶孝,似多反被忽視,甚至以為有礙觀瞻,為累贅,實令守古禮人士痛心。

一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孝誌、換孝、寄孝:孝誌之制,係藉白藍青綠黃五色以表示孝之輕重(粗孝愈細孝),端視宗親間之尊卑、親屬間之親疏關係、即守孝之久暫等為依歸,可謂意義重大。帶孝期間,可藉孝誌以時時不忘哀思,刻刻懷念其遺範勳業。

二、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服孝中的禁制:古時,如不遵守行定制,將受嚴厲制裁,諸如:不得作樂與赴宴、不得嫁娶、夫妻不得同房、不得別籍異財(分戶,爭產分財)、不得整容、理髮等。

    現今台灣喪俗中,各地實際遵守此等禁忌這可謂寥寥無幾:

1.      作樂赴宴:不得進入娛樂場所或參加宴會

2.      婚姻:應避免於設靈中嫁娶,亦忌喪中生子

3.      分產、分家:俱俟喪期終了為之為吉

4.      理髮:喪葬返主後,理髮淨身而服喪,此後至除靈前不再整容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(台灣地區現行喪葬禮俗研究報告)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   做七與作旬:「七」為世界性的神祕數字(Misterious Number),據佛教說法:人甫離世,其彌留狀態將持續七個小時,故需經八小時後,始可移動遺體,又未滿七日不宜舉行火葬,一則恐餘識未去,二則恐萬一有回陽可能。如果天氣許可或有冷凍之便,最好於兩星期後始舉行火化,故前哲有謂「三七猶有餘識」。做七奠祭亡靈之俗,或與此有關。

    一旬為十日,漳俗依其古俗例,作完滿七(四十九日)後即續做四旬,拜祭四位判官,五旬即第九十九日不作,而於足一百天作百日。

    惟一般而言,各地多將「七」與「旬」混為一談,認為「做七」即是「作旬」,且認為一旬為七日,並可任意縮短,甚至民俗學者也如是說。
(台灣地區現行喪葬禮俗研究報告)

 

    

掃墓部分資料及其他相關影音與圖片~~因個人因素~~無法po至網上~~請見諒~~

by

文貞
 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lifeanddeat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6) 人氣()